预制管桩的结算通常按照有效桩长进行。有效桩长是指桩身实际按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的总长度,也就是实际埋在地下的桩长,这是个确定的数字,即设计桩顶标高到持力层深度的距离。以下是具体的解释和依据:
1. 有效桩长的定义:
有效桩长是使用时桩身实际按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的总长度,它反映了桩在土壤中的实际工作长度。

2. 结算依据:
预制管桩的结算通常依据打桩记录的有效桩长进行计算。这意味着,结算时会根据实际打桩记录中桩的入土深度,减去地面标高与设计桩顶标高之间的差值,来确定有效桩长,并据此进行结算。
结算资料应包含完整的打桩记录表,该表会详细记录每根桩的打桩情况,包括入土深度等信息,这是结算的重要依据。
3. 合同与招标文件:
结算方式也可能在招标文件或合同条款中有所约定。如果合同上写明按实结算,那么通常也是按照有效桩长进行结算,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不能扣除。
4. 其他相关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送桩长度、引孔等,但这些通常不会改变按有效桩长结算的基本原则。
预制管桩的结算主要是按照有效桩长来进行的,这一标准既符合工程实际,也体现了合同的约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