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管桩结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 结算依据的确认:
要查看招标文件或合同条款中约定的结算方式,确保结算过程符合双方约定。
结算通常依据经现场甲方、乙方、监理三方共同确认的打桩记录长度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 桩长的计算:

常规上,预制管桩的结算按有效桩长具实结算,即实际埋在地下的桩长,高出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不能扣除,且可能需要二次破桩头。
若实际施工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存在较大出入,导致实际打桩深度与设计不一致,结算时应按打桩记录的实际有效桩长计算工程量。
3. 资料的完整性:
在进行结算前,应确保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包括结算资料是否签字盖章齐全,是否欠缺如开工令、竣工验收报告、打桩记录表等关键文件。
还需要收集成桩记录、桩检报告、断桩记录、验槽记录、桩基合同以及桩基竣工图等原始资料,以便进行准确的结算。
4. 费用调整与补偿:
如果由于地质原因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产生额外的采购量差、截桩、破碎及外运等费用,承包人可依据实际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截桩施工记录等资料,按合同相关条款向发包人提出费用补偿。
在结算过程中,还应关注是否存在补桩、桩基超打等情况,并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相应的费用调整。
5. 现场签证与核对:
预制管桩的费用结算,如桩长、送桩、接桩等,应按打桩记录、施工图纸计算,并对补桩、偏桩、断桩等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签证。
结算过程中,应确保所有数据与打桩记录一致,如有出入,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复查勘察、试桩等资料后确定。
预制管桩结算时,应重点关注结算依据、桩长计算、资料完整性、费用调整与补偿以及现场签证与核对等方面,以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