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料易烧性的评定主要通过评估水泥生料在煅烧过程中形成熟料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常用的评定方法如下:
1. 化学滴定测量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
煅烧后,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是评定生料易烧性的重要指标。f-CaO含量越低,说明生料的易烧性越好;相反,f-CaO含量越高,则生料的易烧性越差。

2. 易烧性经验公式或指数:
如丹麦F·L·Simdth公司提出的生料易烧性经验公式,通过考虑生料的化学成分(如LSF、SM、Q45、C125、R45等)来计算f-CaO1400的含量,进而评估生料的易烧性。
水泥专家谢克平提出的计算公式,通过生料的饱和比(KH)、硅酸率(n)、铝氧率(p)等参数来计算易烧性指数K,用于评价生料的易烧性。
3. 试验方法: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紊流燃烧法、设备下垂法、耐火度试验以及煅烧试验等。这些方法通过观察生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火焰形态、温度变化、变形和颜色变化,或者分析烧成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来评估生料的易烧性能。
生料的化学成分、均匀性和粉磨细度、次要氧化物和微量元素结晶质、原料的性质和颗粒组成、液相量与液相黏度以及燃煤的性质等因素也会对生料的易烧性产生影响。
水泥生料易烧性的评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既可以通过化学滴定测量游离氧化钙含量进行直接评估,也可以利用经验公式或指数进行预测,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间接评估。还需要考虑生料的多种因素对其易烧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