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后水泥地面的保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保湿养护:
水泥地面施工完成后,应立即开始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水分,避免其过快干燥导致表面龟裂。可以采用浇水、覆盖保湿膜或使用养护剂等方式进行保湿。
浇水时要适度,避免过多导致积水或过少无法达到养护效果。一般每天浇一次水,持续2天左右,之后根据天气和混凝土硬化情况调整浇水频率。
2. 控制温度:

在养护期间,应密切关注环境温度的变化,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湿度剧烈变化导致开裂。可以采用蒸汽法或箱梁蒸汽法来控制温度,但需注意控制升温速度和保持恒温状态。
如果使用蒸汽法,每小时的温度必须控制在十摄氏度以内,周边环境温度不能低于五摄氏度。
3. 覆盖保护:
可以使用塑料薄膜、编织袋、布等覆盖物对水泥地面进行保护,以防止其过早干燥和受到机械损伤。覆盖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不留有空隙。
覆盖物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塑料薄膜的厚度和宽度要适中,编织袋或布等应选择吸水性较好的材料。
4. 养护时间:
水泥地面的养护时间一般持续2-3周左右,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周的养护。
具体的养护时间还应根据天气条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硬化情况来确定。如果天气比较干燥或混凝土硬化较快,可以适当减少养护时间;反之,则应延长养护时间。
5. 避免过载和损伤:
在水泥地面初期阶段,应避免过载和机械损伤,以免对地面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一定标准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或进行其他作业活动。
施工后水泥地面的保养应综合考虑保湿、控温、覆盖保护、养护时间和避免过载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水泥地面的质量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