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底座水泥的施工主要包括地基处理、支架搭设、以及后续的养护等步骤。以下是详细的施工流程:
1. 地基处理:
需要清理地基区域上的淤泥、软土及杂物,确保地基表面的清洁。
根据地基的地质情况,采用回填材料(如山劈石、砂夹石、三七灰土、二八灰土等)进行分层回填,并分层碾压检测,以确保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达到要求。通常,密实度需达到93%以上,地基承载力需达到0.3Mpa以上。
地基处理完成后,应比原地面高出20~30cm,并在外侧做排水沟,以避免地面水流入支架区浸泡支架地基。

在基础顶面整体浇筑C20砼,厚度通常为20cm,浇筑时需保证砼插捣密实,浇筑后基础表面应平整,并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
2. 支架搭设:
地基处理并养生完成后,即可开始搭设支架。支架一般可以采用型钢支架、满堂支架等组合结构搭设施工平台。
支架搭设时,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支架预压与施工:
支架拼装好并安装底模后,需对支架进行荷载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荷载可用袋装土或沙分层码放,加载的荷载强度应与梁的荷载强度分布一致。
预压完成后,即可在施工平台上进行后续的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作。
4. 养护与检测: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对支架底座水泥进行必要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防止外力破坏等,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待支架底座水泥达到一定强度后,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支架底座水泥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要求进行,以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