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砖前瓷砖泡水并不是泡“水泥水”,而是需要将瓷砖完全浸入清水中。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泡水目的:
瓷砖泡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瓷砖在铺贴时吸收水泥砂浆的水分,从而造成空鼓、脱落或裂纹等问题。
泡水可以让瓷砖的孔隙充分吸水,特别是对于那些吸水率较高的瓷砖,如厨卫用的釉面墙砖和地砖。
2. 泡水方法:

将瓷砖完全浸入清水中,确保瓷砖的各个部分都能充分吸水。
一般可以准备一个大盆来浸泡瓷砖,避免使用水管淋水的方式,因为那样只能将瓷砖表面浸湿,无法让瓷砖充分吸水。
3. 泡水时间:
泡水时间没有固定的标准,最终目的是要让瓷砖把水“喝饱”,即不再冒气泡为止。
吸水率高的瓷砖需要泡的时间更长,而吸水率低的瓷砖(如吸水率低于0.5%的瓷砖)则无需泡水。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瓷砖的吸水情况和天气条件来调整泡水时间。例如,在酷暑天气干燥时,泡水时间可能需要相应增长。
4. 注意事项:
在泡水过程中,要注意瓷砖的放置方式,避免破损。瓷砖往水盆里放的时候,一定要釉面朝上,以防止瓷砖角互相磕碰导致掉瓷。
捞出瓷砖时,地面要垫上包装纸箱,并将瓷砖背靠墙放,釉面朝上,以避免瓷砖在晾干过程中受到损伤。
泡水后的瓷砖颜色会变暗,因此购买时要多考虑损耗问题,因为泡水后的瓷砖是不能退的。
贴砖前的瓷砖泡水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并注意相关事项,以确保瓷砖铺贴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