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进行水泥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控制温度:
冬季施工的首要原则是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特殊措施保温。
可以通过加热骨料、水和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但加热应均匀,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浇筑后的混凝土应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席、保温毯等,以减少热量散失。
2.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冬季气温较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掺入早强剂和防冻剂。

改变配合比前必须进行试配,确保合格后方可使用。
3. 选用优质原材料:
选用低含水量的优质原材料,特别是质量上乘的水泥和砂石,以避免砂石的风化问题。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级,且需在暖棚中存放以确保性能稳定。
4. 加强搅拌与运输管理:
搅拌时,应先放入砂石和水,最后再加入水泥,以避免水泥与高温水接触导致的骤凝现象。
延长混凝土的拌合时间,比常温下规定的时间多出50%。
混凝土出站后,应立即运往浇筑地点,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表面冻结等问题。
5. 施工现场保温与养护:
加强施工现场的保温措施,如使用塑料彩条布围挡脚手架、封堵电梯口和楼梯口等。
使用保温材料如薄膜和阻燃棉毡覆盖混凝土,确保覆盖材料及层数经过热工计算确定。
根据测温点布置图,定期测量和记录温度,以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6. 注意施工时间与拆模条件:
避免夜间施工,因为夜间气温骤降会显著提升水泥冻裂的风险。
混凝土温度降至5℃,且强度满足要求时方可拆模。若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大于20℃,应及时覆盖并缓慢冷却。
遵循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应对冬季水泥施工中的挑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