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镶砖(砌筑耐火砖)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要求,以下是关键步骤的概述:
1. 施工前准备:
对窑简体进行全面检查,清扫干净,并做好放线工作。窑纵向基准线要沿圆周长每间隔一定距离(如1.5m)放一条,每条线都要与窑的轴线平行。环向基准线也要按规定距离(如每4m)放一条,施工控制线每隔一定距离(如1m)放一条,环向线均应互相平行且垂直于窑的轴线。
检查耐火砖的包装和出厂日期,确保其在保质期内,避免使用返潮或失效的耐火砖。
2. 砌筑基本原则:
耐火砖应紧贴筒体,砖与砖之间要靠紧,砖缝要直,交圈要准,锁砖要牢,确保不出现错位、下垂、脱空等现象。
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砖衬与窑筒体的运行同心是否重合,并及时作出调整。

3. 砌筑方法:
湿法砌筑:对于某些类型的耐火砖(如抗剥落高铝砖、硅莫砖、硅莫红砖等),采用湿法砌筑。要求砌缝满浆,砖缝宽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每块耐火砖安放后都要用木锤或橡皮锤敲打,以便挤出多余火泥,保证砖缝与壳体完全贴紧。
干法砌筑:也是常用的砌筑方法之一,具体施工要领根据耐火砖类型和窑的具体情况而定。
4. 锁缝与膨胀缝处理:
锁缝:使用主砖、插砖、钢板和火泥完成一圈砖的最后砌筑,使砖圈闭合。锁砖时要特别注意不能使用加工砖作锁缝砖,且锁缝钢板的厚度和数量要符合规定。
膨胀缝:对于碱性砖等膨胀性大的耐火砖,每圈砖要设相当于砖长一定比例(如1%)的膨胀缝,以补偿砖的膨胀。
5. 新旧砖衬的结合:
新旧砖衬结合处应紧凑,因旧砖衬的结合面是不均匀的,需使用加工砖进行过渡,以保证从新衬到旧衬间坚实稳定的过渡。
6.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不得使用坚硬物体(如铁锤)直接敲打砖体,避免损伤耐火砖或开始凝固的火泥。
耐火砖不得出现大小头倒置、抽签、混浆、错位、倾斜、灰缝不均等质量问题。
7. 检查与验收:
砌筑完成后,应对水泥窑耐火砖衬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砌筑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然后方可交付使用。
水泥窑镶砖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砌筑质量和窑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