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鱼池中养殖鲈鱼(特别是加州鲈),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确保鱼苗的健康成长和高成活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水泥池准备:
水泥池面积应适中,一般为30~50平方米,水深保持约1米。
池子应配备进、排水装置以及充气增氧设备,以确保水质清新和氧气充足。
在鱼苗放养前,需彻底清理并消毒水池,以消除潜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2. 鱼苗放养:

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刚孵出的仔鱼3000~5000尾,具体数量需根据鱼苗大小和池水条件适当调整。
放养时需注意水温差,避免温差过大导致鱼苗应激。
3. 饲料投喂:
鱼苗孵出后的第2~3天开始投喂“开口”饵料,如轮虫或丰年虫幼体,投喂量要充足,并根据鱼苗的饱食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随着鱼苗的成长,可逐渐过渡到投喂水蚯蚓、绞碎的杂鱼肉浆等饲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5%~10%,视天气和鱼的吃食情况适当调整。
在养殖过程中,可通过驯料的方式使鱼苗逐渐适应吃配合饲料,提高养殖效率和鱼苗的体质。
4. 水质管理:
保持池水清新和充足溶氧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需定期换水、充气增氧,并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如观察鱼苗活动情况、水质变化等。
控制水质,避免水质恶化导致鱼苗生病或死亡。可通过混养适量大规格鲢、鳙鱼种来帮助控制水质。
5. 鱼苗分塘与驯化:
当鱼苗长至一定大小时(如5厘米左右),需过筛后按大小规格分塘饲养,以避免大鱼吃小鱼和便于管理。
分塘后应逐步驯化鱼苗,使其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饲料,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水泥鱼池中养殖鲈鱼需要综合考虑池塘准备、鱼苗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和鱼苗分塘与驯化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照料,可以确保鲈鱼苗的健康成长和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