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测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砂浆试验、抗压试验、抗渗试验、雷氏法、压蒸法、试饼法、膨胀值测定法以及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法。以下是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
1. 砂浆试验:
将水泥砂浆混合成一定比例,用模具做成一定形状。
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
拆开模具,测量砂浆的体积变化,以此来判断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2. 抗压试验:
类似砂浆试验,但使用压力机压缩水泥块,测量其体积变化。
3. 抗渗试验:
同样需要制作水泥块并浸泡24小时。

使用抗渗仪测量水泥块的渗透性,以评估其体积安定性。
4. 雷氏法:
通过测量水泥浆体在雷氏夹中的膨胀程度来评估。
将水泥与标准砂混合制成水泥浆体,倒入雷氏环中。
在特定环境下养护24小时,测量膨胀率。如果膨胀率超过5%,则认为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
5. 压蒸法:
将水泥浆体置于高压蒸汽环境中,模拟极端条件。
观察水泥浆体的体积变化,评估其在高温高压下的体积稳定性。
6. 试饼法:
将水泥净浆制成试饼,养护后沸煮。
目测试饼是否出现裂缝或翘曲,用直尺检查有无弯曲。如果试饼保持完整,则证明水泥具有良好的体积安定性。
7. 膨胀值测定法:
制备水泥净浆,分装到膨胀值测定仪的模具中。
测量初始尺寸,然后在控制环境中让其凝结和硬化。
在规定时间段后再次测量尺寸变化,计算出膨胀或收缩的量值。
8. 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法:
使用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量水泥的凝结时间。
根据测定的凝结时间,评估水泥的凝结特性和安定性。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