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砼回弹检测主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回弹仪的准备与率定:
在使用回弹仪之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包括电池、传感器、弹簧系统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回弹仪需定期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进行率定,以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率定应在气温为20±5℃的条件下进行,且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
2. 确定抽样数量与测区布置: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于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柱、梁、墙、板,应抽取足够数量的构件进行回弹检测,并确保构件在空间上均匀分布。

测区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通常不少于10个。对于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于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m的构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测区应尽可能选择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面,且测区表面应为清洁、平整的混凝土原浆面。
3. 回弹值测量:
在进行回弹检测前,应检查仪器的检定报告,并在钢砧上对回弹仪进行再次率定,以确保其准确性。
测量时,应保持回弹仪轴线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并迅速复位。每个测区需测量多个回弹值(通常不少于16个),并计算平均回弹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与结果判断:
根据回弹仪的使用说明书或相关标准,将测得的回弹值转换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对所有检测点的强度值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性能。
5. 注意事项:
避免在裂缝、凹陷或有明显缺陷的区域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
对于表层和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表层潮湿的混凝土、遭受化学侵蚀或火灾的混凝土,以及被测构件测试面混凝土厚度小于50mm的情况,回弹法可能不适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对水泥砼的回弹检测,并评估其抗压强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