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在水下施工主要采用的是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
1. 导管法:
导管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水深不超过15\\\\~25m的情况。它通过将混凝土拌合料通过导管下口送入水下,新浇筑的混凝土会顶托着初期浇筑的混凝土上升并向外扩展。
在实施时,需确保首次浇筑的混凝土量足够,以满足导管的最小埋置深度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导管的提升高度,只能进行上下升降,严禁左右移动,以防止管内事故的发生。
2. 泵压法:

泵压法依赖于混凝土泵送机,将拌制好的混凝土一次性地泵送并灌注到施工位置,适用于水下施工深度不超过15m的情况。
在实施时,泵管的出口端应深入混凝土中一定深度,以避免倒流水现象,同时防止过深可能引发的爆管问题。
3. 开底容器法:
开底容器法涉及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入一个易于开底的密闭容器内,在浇筑时,该容器被轻放入水下,直至到达预定位置后开底卸料。
这种方法需注意底板口应尽可能接近基底或已浇混凝土表面打开,以确保浇筑效果,但由于可能导致局部材料分离,不适用于对混凝土质量要求极为严格的部位。
4. 袋装堆叠法(或袋砌法):
袋装堆叠法是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入麻袋或合成纤维制成的袋中,在水下依次沉放并重重堆叠,从而形成水下混凝土结构。
此方法还采用了改进的水溶性薄膜袋,其溶化时间稍长于混凝土硬化时间,应用时需确保混凝土袋交错放置且相互靠紧,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5. 预填骨料压浆法:
预填骨料压浆法是在水下模板内预先填充骨料,然后通过加压或自流灌注胶凝材料,填充骨料间隙并胶结形成混凝土。
实施时需确保水泥砂浆具有适当的流动度和抗离析性能,出浆压力需与骨料平均粒径、扩散半径相适应。
根据水深和水流速度的不同,还可以采用如倾倒法、竖管法、沉箱法、预制桩法等其他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中国水泥制品产业联盟-[水泥制品网·官网Naizao.Cn]](/uploads/202412/18/ff99bfae82d7c8f8.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