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裂缝的粘固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裂缝的严重程度、位置以及对结构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粘固方法:
1. 表面修补法:
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小、对结构承载力无影响的情况。
先用钢丝刷或角磨机清理裂缝,确保干净干燥。
在裂缝上开V形槽,用环氧树脂或水泥砂浆嵌补。
用渗透性防水剂封闭裂缝表面,防止水分和气体渗透。
2. 压力灌浆法:
适用于裂缝较深或宽度较大的情况。
清理裂缝灰尘,粘贴注浆咀并对齐裂缝。

进行试漏检查,确保无漏气、漏浆。
通过压力注入补强浆液(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注浆压力控制在0.2\\~0.5MPa。
完成后清理注浆咀和周边。
3. 填充法:
适用于裂缝较宽但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情况。
清理裂缝灰尘后,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如嵌缝胶或环氧树脂)填入裂缝。
压实刮平填充材料,待其固化后处理表面。
4. 钢板粘结法:
用于需要增强结构强度的情况。
将混凝土表层打毛,去除松散材料和灰尘。
准备钢板,去除表面的污渍和锈斑。
使用环氧树脂胶粘合剂将钢板粘结在混凝土的拉伸表层,并在养护期间施加均衡压力。
5.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严重影响到结构性能时采用。
方法包括加大截面面积、外包型钢、预应力加固等,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
6. 其他辅助方法:
如裂缝是由于水泥砂浆收缩造成的,可考虑使用碳纤维防裂布或玻璃纤维网进行加固。
对于温度裂缝,可以在裂缝处贴上无纺布、PVC网格布等,再用涂料粉刷进行修补。
在选择粘固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裂缝的性质、具体情况以及经济性和耐久性等因素。及时处理裂缝是保障建筑安全使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