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驳岸的改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对传统水泥驳岸进行升级改造。这一方法在国外已有较早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护坡可能导致的环境和生态退化问题。在国内,结合河道整治工程,生态护坡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路径:

1. 变硬质驳坎为软质护岸:尽量减少浆砌块石等硬质驳坎的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用松木桩、树根桩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等手法改造河道。在必须使用硬质驳坎的地方,采用水下式硬质驳坎结合水上生态护坡的方式,以增加河道的亲水性和生态性。
2. 进行景象改造:将河道工程改造与景象改造紧密结合,设置由巨大乔木、矮小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等构成的河坡立体生态体系,同时导入城市文化,使城市河流不仅呈现为一种自然景象,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改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与稳定,尽可能选择贴近自然性质的材料,如水杨树木、柳树、芦苇等喜爱水性环境的植被群组,利用它们的树根来稳固路堤。对于陡峭的大幅度坡堤,可以通过草皮护坡的手段防止水土流失。
水泥驳岸的改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工程稳定性等多个方面。通过采用生态护坡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景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