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水泥混凝土的过程包括原材料的准备、配比、搅拌、成型及养护等步骤。以下是详细步骤:
1. 原材料准备:
水泥:适宜选用4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应确保水泥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水泥进场时,需核对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并检查其品种、标号、包装重量和出厂日期。
砂:优先选用坚硬不含杂质有棱的硅质砂粒,特别是粗中砂更适用于混凝土工程。要控制砂的含泥量在规定范围内。
石子:石子宜选用花岗岩,其他岩石需取样做石材强度检定,并根据使用情况决定能否使用。石子的最大粒径需符合结构截面尺寸和钢筋间最小净距的要求。
2. 原材料配比:

配比通常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试验确定,但一般手工制作时,水泥、黄沙、石子的比例可参考1:4:7。
在某些特殊配方中,可能还需要加入水、减水剂、橡胶乳液、硅烷偶联剂、废旧纺织纤维等其他材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 搅拌:
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按配比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可边搅拌边加水,但需注意加水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搅拌的转速和时间需根据搅拌机类型和原材料性质确定,以确保搅拌均匀。
4. 成型:
搅拌好的混凝土可倒入模具中,通过振动台振实或人工插捣等方式进行成型。
成型过程中,需确保混凝土密实度符合要求,避免出现空洞或裂缝。
5. 养护:
成型后的混凝土需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养护方法包括覆盖保湿、定期浇水等。
养护时间需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7天。
制作水泥混凝土需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配比和搅拌工艺,并进行适当的成型和养护。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工程要求的高质量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