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框架上做底板,主要步骤包括放样清基、立模、绑扎钢筋、拌和及浇筑混凝土、后期养护等,以下是详细步骤:
1. 放样、清基:首先进行放样,确定底板的轮廓和位置。然后清理基底,去除杂物、泥土等,确保基底平整、坚实。
2. 立模:根据设计要求和放样的轮廓,立起底板的模板。模板应支撑稳固,确保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变形或移位。在模板上应划出混凝土表面的界线,以控制浇筑的厚度和标高。

3. 绑扎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在底板内绑扎钢筋。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等均需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底板的承载力和结构安全。
4. 拌和及浇筑混凝土:
拌和混凝土时,应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应足够,确保混凝土均匀、无干粉团块。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每层浇筑的厚度不宜过大,以免出现干缩裂缝。应确保混凝土覆盖住全部钢筋,并振捣至表面平整、无气泡。
5. 后期养护:浇筑完成后,应对底板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底板湿润,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干缩裂缝的产生。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发展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7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水泥框架上成功制作出底板。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