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病人接骨水泥,通常指的是进行骨水泥手术,这是一种治疗骨折、骨质疏松症或某些椎体病变的常见方法。手术的核心步骤包括:摆好体位、定位、、穿刺和骨水泥注入。以下是详细的步骤说明:
1. 摆好体位: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首先需摆好体位,通常使用专门的体位垫,让病人舒适地处于俯卧位,并保持长时间不动,以便医生进行操作。
2. 定位:定位是手术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定位特定的椎体和定位穿刺点。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手术部位,并在皮肤上做标记,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3. :消毒后,进行。骨水泥手术一般选择局部,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让患者保持清醒,知道医生在操作。
4. 穿刺:在透视下,根据针头的位置进针。穿刺点通常位于椎弓根的特定位置,如10-11点或1-2点,以确保穿刺的准确性。
5. 骨水泥注入:穿刺成功后,通过穿刺针或工作套筒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或病变部位。注射过程中需要透视查看骨水泥的分布情况,预防骨水泥外露进入椎管内引起神经损伤。骨水泥在体内会逐渐固化,形成支撑结构,从而增强骨骼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6. 术后处理:骨水泥注入完成后,拔出工作套筒并按压止血。继续保持患者俯卧位一段时间(如十分钟),等待骨水泥完全硬化。然后,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并贴上敷料。
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进行休息和康复,包括物理治疗和日常活动指导。日常的钙和维生素D补充、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对恢复有重要作用。
给病人接骨水泥是一个需要精确操作和严格监控的手术过程,必须在正规的医院或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