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水泥楼板厚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钢筋三脚架法:
制作:采用长度60cm的钢筋焊接而成,高度与所要浇筑的楼板厚度相同。
使用方法:钢筋绑扎完成后放置于模板上,间距不大于2m。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沿钢筋三脚架表面进行收光,之后取出三脚架,进行二次收光。
优点:操作简单方便,三脚架可以回收利用。
2. 定型混凝土马凳法:

制作:马凳高度与所要浇筑的楼板厚度相同,根据板上、下部纵横向钢筋直径及保护层尺寸制作弧形凹槽。采用C10砼制作。
使用方法:现浇楼板钢筋绑扎完成,板底保护层垫块到位后,将混凝土马凳放入板上下钢筋之间,并按梅花形布置,间距1.5m。
优点:兼具钢筋马凳以及楼板控制器的功能,现场加工简单、造价低廉。
3. 拉线法与插钎法结合:
拉线法:在主体施工初期,采用拉通线来控制板厚,简单直接但可能存在偏差。
插钎法:作为拉线法的补充,进行二次控制,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三段式”控制: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方式,以及拉线法与插钎法,对板厚进行更全面的控制。
4. 板厚控制器法:
使用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成品板厚控制器翼缘上的小孔固定在模板上。混凝土浇筑施工收面磨光至控制器上翼缘时,板厚即达到设计标准。
优点:中空的造型确保混凝土能够浇筑密实,有效地控制楼板厚度。
还有一些传统方法,如利用钢筋、水准仪和电工胶带等来控制楼板厚度,但这种方法操作虽然方便,实际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会形成小范围的高度差。
调节水泥楼板厚度的方法有多种,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加强过程控制,以确保楼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