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水泥固定厚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一、使用定型工具
1. 钢筋三脚架:采用长度适中的钢筋焊接而成,高度与所要铺设的水泥厚度相同。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放置于模板上,间距不大于一定距离(如2m),水泥浇筑完成后沿钢筋三脚架表面进行收光,之后取出三脚架进行二次收光。
2. 定型混凝土马凳:马凳高度与所要浇筑的水泥厚度相同。在现浇楼板钢筋绑扎完成,板底保护层垫块到位后,将混凝土马凳放入板上下钢筋之间,并按梅花形布置,间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1.5m)。

二、施工过程控制
1. 拉线法:在主体施工初期,采用拉通线的方式来控制水泥厚度。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可能受模板偏差等因素影响。
2. 插钎法:采用自制钢筋插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浇随测,确保水泥厚度。此方法需要专人操作,并结合大面拉线的方式控制整个现浇面的标高。
3. “三段式”控制: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方式,通过拉线法、插钎法等多种方法综合控制水泥厚度,以提高施工精度。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水泥和砂石比例,通常常用的配比为1:3或1:4,具体可以根据强度要求调整。为了提高粘结强度,可以在水泥中加入增韧剂,如聚合物乳液等。
2. 施工准备:在铺设水泥前,确保原有地面干净无杂物,可以用扫帚清扫或用水冲洗,并待其干燥。如果原有地面是光滑的水泥板,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如开凿或震碎,以增加新水泥与地面的咬合力。
3. 施工方法:在铺设水泥时,要均匀涂抹,推荐采用刷涂或抹平的方式。每次添加厚度不要过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3-5cm)为宜。要注意定型工具的放置间距和位置,以确保整个铺设面的厚度均匀。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铺水泥的厚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