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粉、粉煤灰和水泥是混凝土行业中常见的材料,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1. 来源与加工:
矿粉:来源于炼铁高炉排出的熔融态矿渣,经过水淬(粒化)后进行干燥、磨细加工得到的超细粉磨。
粉煤灰:来源于热电厂排放的烟气,经收尘处理后收集得到的飞灰。
水泥:通常是通过石灰石、黏土等原料经过破碎、混合、煅烧等工艺制成的粉状物质,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
2. 化学组成:

矿粉:具有与普通硅酸盐水泥非常相近的化学组成,如CaO含量30%\\~42%,SiO2含量35%\\~38%,Al2O3含量10%\\~18%。
粉煤灰:主要含有SiO2、Al2O3,但CaO含量非常低(仅为1%-5%)。
水泥:主要化学成分为CaO、SiO2、Al2O3、Fe2O3等,且各成分比例经过精确控制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3. 性能与用途:
矿粉:具有自身水化硬化特性,能在加水拌和后自行水化硬化并具有强度;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粉可以部分取代硅酸盐水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
粉煤灰:不具有自身水化硬化特性,但具有火山灰活性,能在有活性激发剂(如硅酸盐水泥)作用下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水化硅酸钙等胶凝物质;粉煤灰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高密实度和抗裂性。
4. 允许掺量:
矿粉:在水泥或混凝土中的掺加量可达20%\\~70%,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允许掺到85%。
粉煤灰:在水泥中的允许掺加量为20%\\~40%,但在混凝土中最大掺量一般不超过35%。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其用量通常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且不可替代。
矿粉、粉煤灰和水泥在来源、化学组成、性能与用途以及允许掺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