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进场水泥的质量,需从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具体如下:
要确保水泥进场时具备合格的质量证明:
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证明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送货人应向项目经理提供每批水泥的清单,包括厂商名称、水泥种类、数量以及试验说明,以证实水泥已经过试验分析且符合规范要求。
要对进场的水泥进行严格的取样复验:

进场的水泥需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进行取样复验,检验其强度、稳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体积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是水泥复验的重要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了水泥在受压、受弯、硬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以及施工性能。
复验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不合格的水泥不得使用。
还需注意水泥的存放和运输管理: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以及防潮湿的库房内,堆垛应离开四周墙壁一定距离,各垛之间也应留置通道。
散装水泥应在专用的仓罐中贮放,并进行防潮处理。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和防水保护,避免水泥受潮出现硬块等问题。
对于存疑或出厂超过一定时间的水泥,应进行复验:
如果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超过三个月,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这样可以确保使用的水泥质量始终符合工程要求,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固和安全。
通过严格的质量证明、取样复验、存放运输管理以及存疑水泥的复验等措施,可以有效保证进场水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