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做水泥地面的步骤如下:
1. 基层处理:需要清除基层上的灰尘、浮尘和散杂物。使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清除粘在基层上的砂浆、混凝土,再用碱水洗掉油污,最后用清水将基层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 弹面层标高控制线:根据墙上+0.5m的标高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面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以确保施工面的平整度。
3. 设标志墩和冲筋:按面层标高控制线拉线抹标志墩,标志墩的尺寸为70mm×70mm,采用与面层同配比的混凝土,纵横向间距均不大于1.5m。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还需要做冲筋,以标志墩为标准抹条形冲筋,形成控制标高的“田”字格。
4. 混凝土铺设:在铺设前,应清除基层表面的积水及杂物,并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混凝土应随刷随铺设,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若采用预拌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40mm)。铺设时,面积较小的混凝土面层宜从里端开始,向外退着铺设;面积较大的则应结合纵向缩缝、伸缝模型的设置进行铺设。
5. 整平与振捣:混凝土铺设后,先用平锹将混凝土整平至略高于面层顶面,然后用平板或插入式振捣器往返振捣,或用铁滚子(电碾)往返滚压,同时配合标高检查,高处铲平,低处填平。最后使用长刮杠沿浇筑方向退着刮平,木抹子搓平。
6. 养护:地坪做好后,需要进行洒水养护。每天洒2到3遍水让地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最好为5到7天,以确保地面强度并防止裂缝的产生。
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还可以考虑进行水泥固化抛光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能增强水泥地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并使其更加美观。在施工过程中,务必注意每个步骤的细节和质量,以确保最终的水泥地面效果满足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