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水泥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1. 原材料准备:水泥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这些原料在投入生产前需要先进行破碎,并初步混合均匀。特别是石灰石,作为水泥生产用量中最大的原材料之一,其粒度大、硬度高,因此需要使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进行初步均化,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均一性。

2. 制备生料:根据特定的配比要求(水泥粉只占40%左右,其他生料占60%左右),将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等进行精确配比,并通过粉磨作业将其磨成细粉。这一步骤中,粉磨作业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是水泥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的环节之一。
3. 生料均化:在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为了稳定入窖生料成分,需要适当加入窖生料成分,并进行生料均化。这一步骤有助于确保后续熟料烧成的稳定性和质量。
4. 预热分解:将生料送入预热器中进行预热,并实现部分分解。这一步骤可以取代回转窑的部分功能,缩短回窑长度,提高气料换热效率。预热后的生料将更好地与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融合,为后续的熟料烧成做好准备。
5. 熟料煅烧:将预热和分解后的生料送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煅烧。煅烧温度一般在1450℃左右,是水泥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在回转窑中,碳酸盐会进一步迅速分解并产生一系列固相反应,从而提取出水泥熟料中的矿物。当物料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矿物会成液态并溶解在液像中反应产生熟料。
6. 水泥粉磨:熟料烧成后,需要将其冷却到适合后续处理的温度。然后,将熟料送入水泥磨中进行粉磨。水泥粉磨是水泥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耗电最大的环节。通过粉磨,可以将熟料粉磨到最适合的粒度,产生相应的颗粒级配,从而增大水化面积、加快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和硬化的需求。
325水泥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严格的工艺控制。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