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管桩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尺寸设计:
管径:应根据工程的受力情况和土层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管径应在300mm以上。
壁厚:应满足土层的承载能力和桩的抗拔要求,一般情况下,壁厚应大于等于10mm。
长度:根据土层的深度和桩的承载力确定,通常长度应大于等于3m。

2. 材料与构造:
混凝土预制桩的截面边长不应小于200mm,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采用静压法沉桩时,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C20。
桩身配筋应按吊运、打桩及桩在建筑物中受力等条件计算确定,且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
3. 连接方式:
预制管桩的连接方式应选择合适的连接材料和接头结构,确保连接牢固并防止漏水,同时应方便施工和调整。
4. 桩尖设计:
桩尖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充分的延性以应对沉入土壤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
桩尖的设计还需考虑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5. 选型与间距:
桩型选取应综合考量建筑物特征、地形、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并经过技术、经济方案选择,最终筛选经济合理、适宜的桩型及成桩工艺。
桩基的间距也需根据载荷类型、桩身承载力等条件进行合理设计。
在预制管桩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大直径桩的端阻力和侧阻力尺寸效应、岩溶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等特殊情况,以确保桩基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施工过程中也需严格控制测量放线、桩机就位与调平、吊桩等关键环节,确保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