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泥管做基础施工,主要需要遵循以下步骤来确保基础的稳固和长期稳定运行:
1. 方案设计与地面处理:
需要设计出适合具体工程的方案,这一步骤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地面条件、预期负荷以及管道应力等因素。
在管道铺设前,对地面进行妥善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对于土质地面,应夯实或进行填方处理;对于石质地面,则需清理石头和尖角。按照设计方案开挖坑槽,并修建必要的排水沟和支撑墙。
2. 基础施工:
在坑槽底部先铺设一层砂砾,再在其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以形成稳固的基础层。

将水泥管放置在预留的位置,并通过调整管支架使其保持同一水平面,确保管道的平稳和准确位置。
等待水泥干燥固化后,即可进行后续的管道铺设工作。
3. 混凝土施工与养护(如适用):
若采用混凝土基础,应每20m设置一道沉降缝,并用沥青麻絮填塞。
混凝土应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浇筑,并使用插入式捣固,确保混凝土密实。
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两侧平衡,防止已安装的混凝土管移位。
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其性能。
4. 质量检查与验收:
在施工完成后,应对水泥管基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的平整度、密实度、宽度以及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
5. 特殊地基处理(如需要):
对于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重锤夯实、换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或降低水位等。
通过以上步骤的规范施工,可以确保水泥管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