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管桩再挖土桩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施工简便、成本效益以及基坑和桩身的结构安全。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1. 施工简便性:
在施工地区,地面通常有一层硬层。如果先挖土,这层硬层可能会被破坏,导致打桩的机器设备进出移动受到影响,不利于桩架的移动和施工。先打桩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使施工更加简便。

2. 成本效益:
虽然先打桩后开挖可能会导致预制桩比设计高度高出一截,需要截桩,但从长远经济效益和安全性来看,这种方法仍然是划算的。因为预制桩可以送至设计标高,灌注桩的钢筋笼、混凝土也都可以按照设计标高控制,并没有导致真正的浪费。
如果先开挖,基坑暴露时间延长,会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设计时需要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度,从而增加造价。从成本角度来看,先打桩再挖土是更为经济的方法。
3. 结构安全:
对于灌注桩来说,桩身长度周围的土方相当于桩的混凝土模板,没有土方就无法成型。必须先进行桩施工再挖土。
大型桩机设备在基坑地面上运行会对基坑下土方产生扰动,如果事先土方就开挖到设计标高,会影响基地的承载力要求。为了保持基坑和桩身的结构安全,通常需要先打桩再挖土。
先打管桩再挖土桩是基于施工简便性、成本效益以及结构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而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