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桩过程中要确保水泥管桩不压碎砖,主要需关注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和对桩身质量的严格控制。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1. 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机具。对于静压桩施工,应确保压力不超过桩身所能承受的强度,避免桩身混凝土产生疲劳破坏或断裂。
2. 保证桩身质量: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达到设计要求,例如P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5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并且预应力管桩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能开始打桩。
在运输及堆放过程中,应正确叠放管桩,避免桩身受损。当桩叠层堆放时,应遵守相应的堆放层数限制,并使用垫木等保护措施。
3. 控制压桩过程:

压桩时,操作员应时刻注意压力表上的压力值,确保压力在合理范围内。
压桩速度应适当控制,在进入砂层土层时可以适当加快,但到达持力层或油压突然加大时,应放缓压入速度,以防止断桩。
4. 确保桩体垂直度:
在压桩前,应调整桩机支腿油缸油塞杆的伸出长度,使桩机平台保持水平,并用经纬仪测量桩的垂直度,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打桩时要保证桩体的垂直度,避免桩身倾斜,确保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重合。
5. 合理安排打桩路线和顺序:
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打桩路线,避免压桩或挤桩。
当桩间距较小时,应采用跳打方式,并控制每天打桩的根数,以避免桩体上浮或倾斜。
6. 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在压桩前,应对桩尖、桩身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测量桩的外径、壁厚、桩身长度、桩身弯曲度等尺寸,并检查桩身外观质量。
接桩时,应确保焊缝连续、饱满,无施工缺陷,并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打桩施工。
通过遵循以上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在压桩过程中水泥管桩压碎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