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管的定位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虽然无法直接提供图解,但可以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来理解其定位方法。以下是水泥管定位的关键步骤:
1. 确定管道中线:
施工前,根据设计给定的中线控制点,在现场测设出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及直线控制中心桩。
在起点、终点和平面折点的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方向控制桩,并通过丈量确定桩号。
2. 建立临时水准点:
管道工程往往需要增设临时水准点,这些点应设置在稳固且不易被碰撞的地方。
临时水准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米,且其闭合差应符合规定标准。
3. 沟槽开挖与准备:

采用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清底为辅的方式进行沟槽开挖。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土质变化,对有塌方迹象的路段采用支撑围护。
挖至槽底标高附近时,预留槽底土不挖,由人工修整槽底。
4. 设置高程桩:
在沟槽两侧,槽底以上1米处,对称设置高程桩。
在高程桩上钉等高的高程钉,用于复测管渠中心线及高程。
5. 管道定位与安装:
根据测量放线的位置,将水泥管准确就位。
管道接口应严密,不得有漏水现象,常见的接口形式有橡胶圈接口和水泥砂浆接口。
安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管道的坡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6. 沟槽回填与地面恢复:
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优先选用原土。
回填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mm,并采用小型夯实机械或人工进行夯实。
回填至管顶以上一定高度后,可采用机械回填,但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
回填完成后,应进行地面恢复,使其与周边地面平齐,并满足设计的平整度要求。
虽然无法直接提供图解,但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可以确保水泥管的准确定位和安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