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砂石桩工艺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它利用沉管制桩机械在地基中锤击、振动或静压沉管成孔后,在管内投料,边投料边上提(振动)沉管,形成密实桩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以下是关于沉管砂石桩工艺的详细解释:
1. 工艺原理:
沉管砂石桩通过振动或锤击沉管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
将砂、碎石或砂石混合料通过桩管压入已成的孔中。
在成桩过程中,材料逐渐挤密、振密,形成大直径的砂石体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2. 作用与效果:
沉管砂石桩主要依靠桩的挤密和施工中的振动作用,使周围土体的密度增大,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降低压缩性。

对于砂性土地基,沉管砂石桩的挤密和振密效果都比较明显。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由于软黏土含水量高、透水性差,砂石桩主要通过置换与黏性土形成复合地基,并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
3. 工艺适用性:
沉管砂石桩适用于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及杂填土地基。
在饱和黏性土地基上,对变形要求不严的工程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
4. 施工工艺流程(以干振碎石桩为例):
测放桩位。
机械移动就位。
振动成孔。
停振灌满料。
数次反插并补料,加压成桩,振动提管。
振动提管至地面。
5. 分类与区别:
沉管砂石桩按照填料的不同主要分为砂桩和碎石桩。
按照施工方法,沉管砂石桩属于沉管挤密法,与振冲法有所区别。振冲法是利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的帮助下边振边冲,使松散地基变密。
沉管砂石桩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形成密实桩体与原地基组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