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蒸养工序主要包括以下阶段:预处理、蒸养(升温、恒温、降温)以及熟化(针对部分工艺)。
1. 预处理:这一步骤包括挖洞、钻孔等,目的是确保蒸汽能够顺利地进入地下土体,为后续的蒸养过程做好准备。

2. 蒸养:
升温:蒸汽进入土体,使土体内部温度升高,水分迅速蒸发。升温速率需要控制,以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一般升温速率为20~30℃/h,直到达到所需的高温(如100度)。
恒温:在高温下保持一段时间,促使水泥进一步水化,使混凝土获得规定脱模强度。恒温温度和时间根据混凝土的材料和所需强度而定,一般恒温温度为60~85℃,时间4~5h。
降温:降温过程主要是为了避免管桩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弊病。降温速率类似于升温,没有严格要求。
3. 熟化(针对部分工艺):在蒸汽喷嘴喷出蒸汽的对地下土体进行震动处理,以提高其密实度。这一阶段并非所有管桩蒸养工艺都包含,而是根据具体工艺需求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蒸养过程的具体参数(如温度、时间等)可能因管桩的材料、尺寸以及所需强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