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泥管桩套桩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以下是关键步骤:
1. 计算管桩的工程量:
首先需要确定管桩本身的工程量,包括桩的数量、长度等。
2. 接桩:
当单根桩的长度不够时,需要进行接桩操作。接桩的方法和所需材料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也是套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 送桩:
送桩是指将桩打入到设计深度后,为了满足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而额外增加的一段桩的长度。送桩的长度通常根据打桩机架底至桩顶面或自桩顶面至自然地坪面另加一定长度(如0.5m,但各地规定可能不同)来计算。如果桩长足够,则不需要送桩。
4. 截桩头与钢筋骨架和铁件:
截桩头是指将桩顶多余的部分截去,以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计算并安装钢筋骨架和铁件,以确保桩的强度和稳定性。
5. 桩芯混凝土:
对于某些管桩,可能需要在桩芯内填充混凝土。这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桩顶的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填充,另一部分是整个管桩的桩芯填充。但并非所有管桩都需要桩芯混凝土,这取决于图纸设计。
6. 套用定额与计价:
在套桩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定额说明和换算系数来进行计价。如果是成品桩,则直接计入桩的材料价格;如果是预制桩,则需要套用预制、运输和打桩的定额子目,并考虑期间的损耗。
套用定额时,可以选择相应的子目,如预制管桩、接桩等,并根据实际做法补充子目。
7. 注意施工范围与分包:
在套桩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施工范围,明确哪些是属于自己的施工范围,哪些可能是分包或总包的范围。
打水泥管桩套桩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环节和因素。通过准确计算工程量、合理选择接桩和送桩方法、正确套用定额与计价,以及注意施工范围与分包等细节问题,可以确保套桩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