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离析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混凝土是否离析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观察混凝土外观
混凝土离析通常表现为粗集料与砂浆相互分离,如密度大的颗粒沉积到拌合物的底部,或者粗集料从拌合物中整体分离出来。观察混凝土的外观是判断其是否离析的直接方法。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纹、骨料外露、钢筋外露等现象,很可能是离析导致的。
2. 检查混凝土坍落度
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如果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明显增大,超出出机时的坍落度,这可能是由于减水剂在搅拌机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在运输过程中不断发生作用导致的,也是混凝土离析的一个信号。
3. 判定浆骨分离情况
浆骨分离是混凝土离析的另一种表现。当混凝土静止后,浆体从骨料缝隙流出,失去流动性,难以翻拌起来,这就是浆骨分离。可以通过观察混凝土的搅拌状态来判定其是否离析。
4. 搅拌过程中的电流变化
在搅拌过程中,如果投料后电流突然降低,这可能是水多导致的离析现象。因为水多的离析会使得搅拌阻力减小,电流相应下降。观察搅拌过程中的电流变化也是判断混凝土是否离析的一个方法。
5. 铁锨取样判定

通过铁锨取样并观察混凝土的状态,也可以判断其是否离析。如果混凝土在铁锨上不易流淌出,粘铁锨,出现板结现象,这很可能是外加剂过多导致的离析。
6. 斗车取样过程观察
在斗车取样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水浆分离,稀汤寡水,这很可能是水多导致的离析。而如果混凝土在斗车内运输一段路程后出现抓底现象,石子铲不起来,这则可能是外加剂略多导致的轻微离析。
7. 插入硬物感受阻力
用铁棍或其他硬物插入混凝土中,如果感觉阻力较大,说明混凝土内部结构较为紧密,没有离析;如果感觉很松散,容易插入,那么可能存在离析。
8. 观察混凝土坍塌形态
通过观察混凝土坍塌后的形态,也可以判断其是否离析。如果混凝土边缘整齐,中间凹陷,且坍塌后形状为圆锥形,那么一般认为混凝土没有离析;如果边缘参差不齐,中间凸起,那么可能有离析。
9. 出厂过磅时的方量检查
在混凝土出厂过磅时,如果发现方量出现异常,应查看混凝土的状态。因为离析可能导致混凝土体积的不稳定,从而方量异常。
10. 司机冲车时的观察
搅拌车司机在出厂时会冲洗接料斗,此时司机可以观察到罐体内的混凝土状态。对于水多的离析,司机通常能够较容易地判定出来。
11. 泵送施工中的启泵困难
在泵送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启泵困难或堵泵现象,这很可能是外加剂过多导致的混凝土离析。因为离析会使得混凝土在泵管内失去流动性,难以排除。
12. 浇筑过程中的流动性观察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浆体沿着梁板流淌很远,只有石子在浇筑点,这很可能是混凝土离析的表现。因为离析会使得浆体与骨料分离,浆体流动性增强。
13. 二次转运时的抓底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的二次转运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出现抓底现象,在车辆底部卸不出来,这提示混凝土可能离析。因为离析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松散,不易流动。
14. 混凝土拆模后的外观检查
混凝土拆模后,如果出现流水纹、接茬纹、蜂窝烂根等现象,这很可能是混凝土离析导致的。因为离析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从而在拆模后表现出这些质量缺陷。
15.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实时监控
现在许多搅拌站都采用了信息化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可以实时监控混凝土的生产、取样、泵送、入模等过程。这些视频信息为我们判断混凝土是否离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判断混凝土是否离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通过观察混凝土的外观、检查坍落度、判定浆骨分离情况、观察搅拌过程中的电流变化、铁锨取样判定、斗车取样过程观察、插入硬物感受阻力、观察混凝土坍塌形态、出厂过磅时的方量检查、司机冲车时的观察、泵送施工中的启泵困难、浇筑过程中的流动性观察、二次转运时的抓底现象、混凝土拆模后的外观检查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实时监控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判断混凝土是否离析,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