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主要包括材料准备、配料与拌合、浇筑与成型、养护以及后续处理等。具体来说,透光混凝土的生产流程如下:
1. 材料准备:
选择高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基础材料,以确保透光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骨料,如细碎的玻璃颗粒、砂子(中砂、细砂或粗砂)、石子等,并经过筛选和洗涤去除杂质。
准备透光剂,如光纤或导光材料,这是实现透光效果的关键。
可能还需要其他添加剂,如树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调整混凝土的透光性能和工作性能。

2. 配料与拌合:
按照预定的配方准确计量各种原材料,确保配比的准确性。
使用适当的搅拌设备将水泥、骨料、透光剂和其他添加剂混合均匀,注意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浇筑与成型:
根据设计需求确定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并准备好相应的模具。
将拌合好的透光混凝土混合物浇筑到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确保混合物均匀分布在模具中,避免出现空隙或气泡。
对于某些特殊设计,如需要固定导光纤维,需先按照设计图案在模具上打孔或定位,再将导光纤维固定于预留孔中,然后浇筑混凝土。
4. 养护:
将浇筑好的透光混凝土在养护室中进行一次养护,时间通常为48小时,然后进行脱模和二次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
养护期间需控制温度,通常保持在20±2℃。
5. 后续处理:
养护完成后,进行表面打磨抛光,以去除多余材料并达到所需的光洁度。
涂刷一层清水混凝土保护剂,以起到防水、防霉、耐酸碱等功效,为透光混凝土提供长久保护作用。
透光混凝土的生产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材料的精确配比。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作出具有独特透光效果和良好耐久性的透光混凝土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