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混凝土强度,使用水泥时可以采取以下关键措施:
1. 选择高强度等级或早强型水泥:
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如42.5MPa以上的水泥,可以直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使用早强型水泥可以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有利于施工进度的加快。
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水、骨料(砂、石)等材料的配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应根据混凝土的不同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
特别是要控制水灰比,降低水灰比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但需注意水灰比过小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因此应同时考虑掺加减水剂等措施。
3. 掺加外加剂:
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等,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水剂能减少用水量,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强度;早强剂则能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还可以掺加具有高活性的掺合料,如超细粉煤灰、硅灰等,以制备出更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4. 改进施工工艺:
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可以确保混凝土拌和物均匀,并在振动作用下充分密实成型,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加强浇筑和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并在养护阶段保持湿润状态,为水泥水化反应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5. 采用湿热处理养护:
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湿热养护,如蒸汽养护或蒸压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通过提高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
通过选择高强度等级或早强型水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改进施工工艺以及采用湿热处理养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