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下混凝土主要采用导管法进行浇筑,这是水下混凝土浇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安装导管:
导管应连接牢固、密封性好,直径根据浇筑方量等确定,通常为25~30cm,每节长度为1~2m。
导管下口应放置到距离浇筑部位一定距离处,一般距底面300至500毫米,以确保浇筑时混凝土能顺利流入。
2. 设置漏斗:

在导管上方设置漏斗,漏斗的容量应保证首次浇筑时能埋住导管一定深度,通常至少1米,以防止泥浆混入混凝土。
3. 开始浇筑:
浇筑开始时,应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和易性,坍落度一般较大,以确保混凝土能顺利通过导管并填充水池。
首次浇筑量要确保能埋住导管至少1米,后续浇筑应连续进行,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4. 浇筑过程监控:
在浇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导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上升情况,防止导管提离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深。
当混凝土面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控制好最后一次浇筑量,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5. 浇筑完成:
浇筑完成后,应缓慢拔出导管,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水池内无杂物和残留混凝土。
除了导管法外,根据具体情况和水池的深度,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法如袋砌法、倾注法、柔性管法、活底吊箱法或预填骨料压浆法等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确保浇筑过程的安全性和混凝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