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下施工环境中,混凝土防水处理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水中淋浇混凝土以实现防水效果。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一过程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1. 选材准备
选择适合水下环境的防水材料至关重要。应选用具有优良抗渗性、耐水性以及耐腐蚀性的混凝土原材料,如防水剂、密实剂等。确保所有材料均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水下施工的具体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调整水泥、水、砂、石等组分的比例,使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和抗渗性。必要时,可添加引气剂或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性能。
3. 施工前准备

在施工前,需对水下环境进行详细勘察,了解水深、水流速度、水质等情况。准备好施工所需的设备,如潜水泵、搅拌器、输送泵等,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还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4. 模板支设与加固
根据设计要求,支设并加固模板。模板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刚度,以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或变形。对于水下部分,特别需注意模板的防水处理,可采用止水带或防水涂料等措施。
5.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在水中淋浇混凝土时,应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采用合适的振捣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振捣时应遵循“快插慢拔、梅花形布点”的原则。
6. 防水层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防水层。防水层可采用涂刷防水涂料、铺设防水卷材等方法。施工时应确保防水层与混凝土表面紧密粘结,无空鼓、气泡等缺陷。
7. 养护与保护
混凝土浇筑及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充分的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雨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混凝土免受外力损伤,如设置围挡、警示标志等。
8. 质量检查与验收
施工完成后,应对混凝土防水层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防水层的完整性、厚度、粘结强度等。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或投入使用。
9.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浇筑质量;二是加强模板支设与加固,防止漏浆;三是做好防水层的施工与养护;四是注意施工安全,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常见问题包括混凝土离析、防水层空鼓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水中淋浇混凝土防水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通过选材准备、配合比设计、施工前准备、模板支设与加固、混凝土浇筑与振捣、防水层施工、养护与保护以及质量检查与验收等多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可以确保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安全问题和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以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