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测定其是否受冻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测定混凝土受冻。
1. 观察混凝土表面
拆模后,首先观察混凝土构件表面是否光滑、颜色均匀。如果表面粗糙、反光感差,或出现冰花、冰纹、螺旋纹、颜色发白、不均匀等现象,很可能是混凝土已经受冻。受冻的混凝土构件表面通常显得呆滞,有时还会出现湿润的板面,板边颜色深,这些都是受冻的明显迹象。
2. 敲击表面声响判断
敲击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通过声音也可以判断其是否受冻。未受冻的混凝土敲击时声音清脆,有振手的感觉;而受冻的混凝土发出的声音则比较沉闷,如“噗、噗”声。使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如果听到反跳锤最后脱钩时为“噗”的一声,也说明混凝土表面可能已经受冻。反之,如果声音清脆并带有金属回音,则可以肯定混凝土未受冻。
3. 取芯样检查
取芯样检查是一种更为准确的方法,适用于经过一个冬季后对混凝土实际强度的检查。当混凝土表面受冻时,取样机容易进入表面层,且声音低哑无摩擦尖叫声。而未受冻混凝土因强度较高,取样时会出现机械尖叫声,声音清脆。受冻混凝土取样后的断面会显得疏松,粗骨料或砂浆脱落,颜色略发白。这种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测出结构表面与内部之间冻深的损失关系。

4. 拆除模板观察
拆除模板时,观察构件外壁是否粘模板。如果构件外壁光滑、湿润、颜色均匀,表明构件未受冻。相反,如果拆除时构件外壁粘模板困难,或者表面出现上述受冻迹象,则很可能是混凝土已经受冻。
5. 超声波探测
虽然利用超声波研究在负温下混凝土冻害的资料较少,但受冻混凝土的声波传递速度会减慢,而未受冻混凝土的声波传递速度较快。超声波探测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判断混凝土是否受冻。
6. 测量混凝土温度
通过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可以间接判断其是否受冻。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混凝土中的自由水开始结冰,如果温度继续下降,混凝土受冻的可能性就更大。定期测量混凝土的温度,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其受冻情况。
7. 检查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受冻后,其强度会显著降低。通过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变化,也可以判断其是否受冻。可以使用标准的强度测试方法,如抗压强度测试等,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变化。
8. 观察混凝土体积变化
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约9%,如果混凝土受冻,其体积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观察混凝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也是判断其是否受冻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变化来监测其体积变化。
9. 检查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受冻后,其耐久性也会降低。通过检查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化,也可以间接判断其是否受冻。可以观察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现裂缝、剥落等现象,或者通过其他耐久性测试方法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化。
10. 综合考虑施工条件
在判断混凝土是否受冻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条件。例如,气温、混凝土入仓温度、混凝土暴露的时间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受冻情况。在测定混凝土受冻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施工条件的影响。
测定混凝土是否受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敲击表面声响判断、取芯样检查、拆除模板观察、超声波探测、测量混凝土温度、检查混凝土强度、观察混凝土体积变化、检查混凝土耐久性以及综合考虑施工条件等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混凝土的受冻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