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领域,普通混凝土作为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原料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砂这一关键组分。本文将深入探讨普通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的砂类,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1. 避免海砂使用
海砂因长期受海水侵蚀,含有较高的盐分,如氯离子。这些盐分在混凝土中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结构耐久性。研究表明,氯离子含量超标会显著缩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普通混凝土通常不选用海砂作为原料。
2. 禁用风化砂
风化砂由于自然风化作用,颗粒形状不规则,且含有较多细粉。这种砂在混凝土中难以形成紧密的骨架结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风化砂中的杂质也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故不宜使用。

3. 不选含泥砂
含泥砂是指砂中混有较多泥土杂质。泥土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还会增加混凝土的需水量,影响拌合物的和易性。长期而言,含泥砂制成的混凝土更易出现裂缝和渗漏问题,因此应严格避免使用。
4. 排斥过细砂
过细砂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需水量高,易导致混凝土拌合物过于粘稠,难以施工。过细砂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收缩性大,易产生干缩裂缝,影响结构安全。普通混凝土制备时不宜采用过细砂。
5. 禁用反应性砂
某些砂中含有能与混凝土中碱发生反应的矿物成分,如硅灰石等,这种反应会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甚至破坏结构。这类反应性砂在普通混凝土中是被严格禁止使用的。
6. 避免污染砂
污染砂可能含有有机物、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例如,有机物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化学物质可能引起钢筋锈蚀。污染砂不得用于普通混凝土。
7. 不用再生砂
再生砂通常来源于废旧混凝土的破碎处理,虽然环保,但其性能往往不如天然砂稳定。再生砂中可能含有旧混凝土残留的水泥浆、杂质等,影响新混凝土的质量。在普通混凝土制备中,再生砂的使用需谨慎考虑。
普通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海砂、风化砂、含泥砂、过细砂、反应性砂、污染砂以及再生砂等。通过合理选择砂料,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耐久性,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