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混凝土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物理力学性能的特种混凝土,其耐热机理涉及多个方面,共同确保了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 水泥水化产物的脱水反应
耐热混凝土中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在高温下会发生水化产物的脱水反应。例如,氢氧化钙(Ca(OH)₂)在高温下脱水生成氧化钙(CaO),这些脱水产物进一步与矿渣及掺合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SiO₂)和三氧化二铝(Al₂O₃)反应生成具有较强耐热性的无水硅酸钙和无水铝酸钙。这些产物在高温下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热性能。
2. 骨料的选择与性能
耐热混凝土中骨料的选择对其耐热性能至关重要。常用的骨料包括碎高铝砖、碎镁砖、镁砂、刚玉砂等,这些骨料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性。骨料的热膨胀系数与水泥浆体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有助于减少热应力,防止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溃散。
3. 掺合料的作用

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能够改善耐热混凝土的耐热性能。这些掺合料中的活性化学成分在高温下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新的稳定产物,填充在水泥石内部,弥补了水泥石脱水产生的收缩,增强了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粘结能力。
4. 水灰比的影响
水灰比是影响耐热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降低水灰比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增强其耐热性能。研究表明,在满足设计强度和可施工性等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以降低水灰比。
5. 热膨胀应力的控制
耐热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体和骨料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在高温下会产生热膨胀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粘结强度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溃散。通过优化配合比、选择合适的骨料和掺合料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热膨胀应力,提高混凝土的耐热性能。
6. 高温下的化学反应
在高温下,耐热混凝土中的各组分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例如,磷酸盐耐热混凝土中的磷酸盐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聚合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并具有很强的粘附作用,将骨料粘结在一起形成“混凝土”而获得强度。这些化学反应有助于增强混凝土的耐热性能。
7. 烧结与陶瓷结合
在高温下,耐热混凝土中的某些组分会发生烧结反应,形成陶瓷结合。这种陶瓷结合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火度,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热性能。例如,纯铝酸钙水泥在1200℃以上时发生烧结产生陶瓷结合,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600℃以上。
8. 微观结构的优化
通过优化耐热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可以提高其耐热性能。例如,采用高分散性细粉作为掺合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初始强度和密度;通过调整骨料的级配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耐热混凝土的耐热性能。
耐热混凝土的耐热机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水泥水化产物的脱水反应、骨料的选择与性能、掺合料的作用、水灰比的影响、热膨胀应力的控制、高温下的化学反应、烧结与陶瓷结合以及微观结构的优化等。这些机理共同作用,确保了耐热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