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混凝土地基是一种由毛石、混凝土和钢筋构成的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场所。它以其抗压性强、抗震性好、抗水侵蚀能力强以及施工方便等特点,成为许多建筑项目的首选。那么,毛石混凝土地基究竟应该如何浇筑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毛石的选择至关重要。毛石应选用坚实、未风化、无裂缝、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毛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浇部位最小宽度的三分之一,且不得大于30厘米。表面如有污泥、水锈,应用水冲洗干净。还需要准备好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
基础浇筑顺序
浇筑时,应先铺一层8到15厘米厚的混凝土打底,再将毛石均匀铺上。毛石插入混凝土约一半后,再灌注混凝土,填满所有空隙。逐层铺砌毛石和浇筑混凝土,直至基础顶面,保持毛石顶部有不少于10厘米厚的混凝土覆盖层。掺加的毛石数量应控制不超过基础体积的四分之一。
毛石铺放要求

毛石铺放应均匀排列,使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毛石间距一般不小于10厘米,离开模板或槽壁距离不小于15厘米。这样做可以保证毛石在混凝土中的稳定性和包裹性,避免毛石外露或混凝土出现空隙。
阶梯形与锥形基础浇筑
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个阶高应整分浇筑层,且要有两排毛石,每阶表面要基本抹平。对于锥形基础,应维持斜面坡度的正确与平整,确保毛石不露在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振捣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决定。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通常,应用草帘、麻袋片等覆盖浇水养护不低于7天。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毛石混凝土基础的特点与适用性
毛石混凝土基础具有抗压性强、抗震性好、抗水侵蚀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建筑场所。如地基不平整的场所、湿润环境下的场所、需要抗震的场所以及对基础要求较高的场所。
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毛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400毫米;二是毛石投放时,必须用木板和溜槽向下滑落,不得有泥土带入;三是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毛石、模板和基槽壁。
结合实际情况就地取材
在某些地区,如盛产毛石的地方,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础不仅可以节约材料成本,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在选择基础形式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所环境和建筑要求进行选择。
毛石混凝土地基的浇筑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正确的浇筑顺序、均匀的毛石铺放、适当的振捣和养护等措施,可以确保毛石混凝土地基的质量和稳定性。结合实际情况就地取材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