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修复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勘查与评估:对损坏区域进行详细勘查,包括损坏范围、深度、形状及周边环境,记录现状并评估损坏原因,为后续修复方案提供依据。
交通组织与安全措施: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确保施工期间道路通行安全,设置警示标志、隔离带等,引导车辆和行人绕行或减速慢行,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材料选择与配比:
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沥青材料,考虑其粘度、软化点、针入度等性能指标,确保与原有路面材料相容性好。

对于小面积修复,可采用改性沥青或高性能沥青以提高修复质量。
3. 修复工艺流程:
清洁和准备:清除损坏部分周围的沥青、石料等杂质,确保修补区域干燥。
填补和压实:使用相应的沥青修补材料填补损坏部分,并使用压路机进行均匀压实。
养护:修补完毕后,及时对修复部位进行养护,避免车辆碾压和水浸,以确保修复效果。
4. 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配比以及施工工艺,确保修复后的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对修复区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5. 后期养护:
养护涂层的施工:为了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寿命,提高其耐久性,可以在修复后涂覆养护剂形成一层保护膜。
定期进行裂缝修补、坑洞修复以及排水处理等维护工作,以保持路面的良好状态。
沥青混凝土修复的施工需要严谨的准备、合理的材料选择与配比、规范的修复工艺流程、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细致的后期养护。这些步骤共同确保了修复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