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浇混凝土时发生垮塌事故是一个严重且复杂的问题。这些事故不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浇混凝土时发生垮塌事故的原因。
模板支架不合理
模板支架的不稳定是浇混凝土时垮塌事故的常见原因。例如,在某项目中,施工单位搭设的屋面构造梁柱模板支架不合理,存在偏心现象而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随着荷载增大,斜立杆失稳,模架向外倾覆倒塌,造成严重后果。
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及其组成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如粉煤灰的细度、烧矢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水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增加垮塌风险。如果粗细骨料的含泥量过高或细度模数不适宜,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塌损性能。
外加剂使用不当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起到缓凝、保塑等作用,但如果掺量不足或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缓凝和保塑效果可能不佳,导致混凝土塌损。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某些外加剂可能会失效,加速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塌损。

施工工艺不规范
施工工艺的不规范也是导致垮塌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浇筑混凝土时未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或者振捣不充分,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气泡和空隙,降低其密实度和强度。如果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也可能造成缝隙、夹层,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垮塌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施工单位可能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方案弄虚作假;隐患排查制度未落实,检查流于形式;安全管理人员职责不明,工作随意等。这些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为垮塌事故埋下了隐患。
监理单位失职
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但如果监理单位工作形同虚设,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档案资料弄虚作假等行为放任不管,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也将大大增加垮塌事故的风险。
设计缺陷
设计缺陷也可能导致浇混凝土时发生垮塌事故。例如,设计单位未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部位和环节,未提出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或者屋面构架柱配筋设计不满足正常使用及抗震设计受力要求等。这些设计上的不足都可能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天气和地质条件
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也可能增加浇混凝土时垮塌事故的风险。例如,高温天气会加速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降低其塌落度;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则可能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设备故障
施工设备的故障也可能导致垮塌事故。例如,起重设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混凝土无法准确浇筑到位,或者对模板支撑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垮塌事故不可忽视的原因。例如,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等都可能增加垮塌事故的风险。
浇混凝土时发生垮塌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模板支架不合理、材料质量问题、外加剂使用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理单位失职、设计缺陷、天气和地质条件、设备故障以及人为因素等。为了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