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质量主要通过其强度等级来划分,同时还会考虑其他性能指标。以下是具体的分类方式:
1. 强度等级划分:
普通混凝土按照国家标准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划分为十四个等级,从C15到C80不等。

这些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²或MPa计)表示。例如,C30表示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不低于30MPa。
2. 其他性能指标:
除了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质量还包括内在质量(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质量。
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易性(新拌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性能)以及经济性也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3. 质量判定方法: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通常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或回弹-取芯法。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并留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置,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对于原材料的质量判定,如砂石、碎石、外加剂和掺合料等,也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例如,通过目测、手捏、搓揉、抛掷等方法判断砂的质量;通过查看碎石的规格、颗粒级配、含泥量等指标判断碎石的质量;通过目测颜色、气味以及实验测试等方法判断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
混凝土的质量主要通过强度等级来划分,并综合考虑其他性能指标和判定方法来进行全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