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异常凝结包括缓凝、速凝、假凝三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缓凝处理措施
1. 定期校称,防止计量不准造成外加剂超掺。
2. 采用的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要进行检测,掺量要通过试配确定。
3. 对每批水泥的进站要进行留样封存,发现异常可进行追溯。

4. 正确引导施工单位使用混凝土,避免不恰当的施工工艺影响使用效果,如混凝土在生产时拌和水中含有油类、酸、糖等会造成混凝土严重的缓凝现象。
二、混凝土速凝处理措施
1. 搅拌站在采用水泥时,应事先对水泥厂生产原料进行调查,避免使用无水石膏、半水石膏、磷石膏等配制的水泥。
2. 对现磨的水泥因温度过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如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或采用冰水拌制。
3. 确保外加剂中添加了足够的缓凝剂。
三、混凝土假凝处理措施
1. 选用适合的水泥,一般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很少产生假凝现象。
2. 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混凝土减水剂或缓凝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凝结性能。
3. 在施工前,做好水泥与混凝土减水剂的适用性实验,确保它们的相容性。
4. 保养混凝土,避免混凝土过早失水或受冷,特别是在环境温度高、风速大的情况下,要及时覆盖养护。
处理混凝土异常凝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凝结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