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具体的选择原则及参考范围:
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主要依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条件、工程要求以及构件的特性来确定。
1.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50时,坍落度应小于180毫米。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50时,坍落度应大于180毫米。
2. 考虑施工条件及工程要求:

对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通常在100至200毫米之间,具体还需考虑泵送高度等因素。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则应在180至220毫米之间,以确保混凝土在水下能够顺利流动并密实。
高温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不应小于70毫米。
3. 根据构件截面大小、钢筋疏密及捣实方法:
构件尺寸较小或钢筋较密时,宜选择较大的坍落度,以便于浇筑和振捣。
构件尺寸较大且钢筋稀少时,可选择较小的坍落度。
采用人工插捣时,宜选大的坍落度;机械振捣时可选小的坍落度。
4. 参考具体规范及标准: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规定,混凝土塌落度的范围应在5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常用值为150毫米左右,以满足大部分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如小型预制块、桥涵基础、普通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均有相应的坍落度推荐值,具体可参考相关规范或标准。
5. 其他因素:
还需考虑气候条件,如天热、风大或远距离运输时,应选用较大的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混凝土的配比,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灰比、骨料条件、砂率以及水泥品种、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也会影响坍落度的选择。
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是一个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