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的核心材料,其搅拌过程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混凝土搅拌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要点。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是如何搅拌出来的。
1. 准备阶段
在搅拌开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包括检查搅拌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等,并按照设计比例进行配比;还要对搅拌站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残留,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 投料顺序
投料顺序是搅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次投料法是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即将砂、石、水泥和水一起同时加入搅拌筒中进行搅拌。为了减少水泥的飞扬和水泥的粘罐现象,投料顺序宜先倒砂子(或石子)再倒水泥,然后倒入石子(或砂子),将水泥加在砂、石之间。二次投料法则分为预拌水泥砂浆法和预拌水泥净浆法,前者先将水泥砂和水搅拌成水泥砂浆,再加入石子搅拌成混凝土;后者先将水泥和水搅拌成水泥净浆,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
3. 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搅拌时间要适当,既要保证混凝土充分混合均匀,又要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混凝土离析。一般情况下,搅拌时间随搅拌机的类型与容量、骨料的品种、粒径及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等因素的不同而异。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影响搅拌机的生产率,还可能降低混凝土的质量。
4. 进料容量
进料容量是指搅拌前搅拌筒可容纳的各种原材料的累计体积。进料容量与搅拌机的几何容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装料的松散体积超过额定进料容量的一定值(如10%以上),就会使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拌合,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
5. 搅拌工艺
搅拌工艺的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除了合理的选择搅拌机的类型外,还必须正确的确定搅拌制度,包括进料容量、搅拌时间与投料顺序等。例如,水泥裹砂法(SEC法)通过特定的搅拌程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
6. 搅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的加入量和加入速度,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稠度。还要确保搅拌筒的持续运转,避免停机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在机内结合。搅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搅拌筒和搅拌机,为下一轮搅拌做好准备。
7. 搅拌机的使用与维护
搅拌机的使用与维护也是确保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关键。在使用搅拌机前,需要进行空转检查,确保电源电压、旋转方向和水压水量等满足要求。搅拌机使用完毕后,要进行全面清洗,防止混凝土在机内凝结或筒壁生锈。
8. 搅拌站的布局与管理
混凝土搅拌站通常将骨料堆场、水泥仓库、配料装置、拌和机及运输设备等集中布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搅拌站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包括原材料的储存、配料的精确计量、搅拌过程的监控以及搅拌站的环境卫生等。
9. 运输与浇筑
搅拌好的混凝土需要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并保持其均匀性和坍落度。运输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中转次数和时间,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前保持良好的工作性。浇筑过程中要遵循施工方案和浇筑顺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要点。通过合理的准备、正确的投料顺序、适当的搅拌时间、合适的进料容量、科学的搅拌工艺、注意搅拌过程中的细节、良好的搅拌机使用与维护、合理的搅拌站布局与管理以及及时的运输与浇筑,可以确保搅拌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