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起砂并不是一个会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过程,而是一个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混凝土表面质量问题。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不久,也可能在混凝土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显现。
混凝土起砂的主要原因包括:

水灰比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多,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力。
水泥标号过低或变质,如受潮结块,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砂子的粒度过细或含泥量高,导致拌和时需水量大,水灰比加大,强度降低。
施工过程中的过分振捣或压光不当,破坏混凝土表面的结构,导致起砂。
养护不当,如养护天数不够或养护方法不正确,影响水泥的水化作用,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和抗磨能力下降。
由于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混凝土起砂的时间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完成”时间。为了避免混凝土起砂,需要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种因素,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如果发现混凝土起砂现象,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如使用混凝土硬化剂等,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