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墙面轴线的安装是确保结构稳定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本文将详细阐述混凝土墙面轴线安装的多个方面,从测量放线、墙板吊装、临时固定、校正调整、焊接固定到最终的质量检查,全面介绍这一过程。
1. 测量放线
混凝土墙面轴线的安装始于精确的测量放线。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和水平控制桩,完成墙板纵横轴线、墙板两侧边线、门洞口位置线、节点线等的测量放线和标高的抄平工作。所有标记均用墨线标出,确保清晰可见。控制轴线标定后,还需用经纬仪进行周封闭复核,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墙板吊装准备
在墙板吊装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包括根据抄平结果设置找平灰饼,以控制墙板底部安装在同一标高面上。找平灰饼用1:3的水泥砂浆制成,并应设置在每块墙板的位置线内。准备好吊装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吊索、吊钩等,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墙板吊装与就位

墙板吊装时,应确保吊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60°,各吊点受力均匀。墙板起吊后应垂直、平稳地移至安装位置,对准墙板边线尽量一次就位。就位过程中,应减少撬动次数,防止已吊装好的墙板位置移动和墙板构造防水角线的破坏。
4. 墙板临时固定
墙板就位后,需进行临时固定以防止其移动。这可以通过使用操作平台、水平拉杆和转角固定器等工具来实现。操作平台根据房间平面尺寸制作,栏杆上附设墙板固定器用于临时固定墙板。水平拉杆用于不使用操作平台的房间进行横向内墙板的临时固定。转角固定器则用于房间转角处纵横墙之间的临时固定。
5. 墙板校正与调整
墙板临时固定后,需进行校正与调整以确保其位置准确。校正以墙板两侧边线和内横墙间距为依据,使用靠尺和间距尺杆等工具进行测量。若墙板位置存在偏差,可用撬棍拨动墙板进行调整;偏差较大时,则需将墙板重新吊起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应注意外墙平整和主要房间墙面平整的要求。
6. 墙板焊接固定
墙板经校正和临时固定后,需进行焊接固定以确保其稳定性。焊接前需梳整预埋钢筋,然后进行焊接作业。焊接完成后即可拆除临时固定装置,并用1:3水泥砂浆进行板底塞缝处理。
7. 板缝施工与防水处理
墙板安装完成后,还需进行板缝施工和防水处理。板缝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采用掺有减水剂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和振捣。外墙板板缝的防水处理尤为重要,需采取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板缝处不渗漏。
8. 质量检查与验收
对混凝土墙面轴线的安装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墙板位置、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板缝施工质量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工序。
混凝土墙面轴线的安装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测量放线、墙板吊装、临时固定、校正调整、焊接固定、板缝施工与防水处理以及质量检查与验收等多个方面。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