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水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
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如减小水灰比、提高水泥用量、改善骨料颗粒级配等,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孔隙率,从而减少渗水通道。
掺入化学外加剂,如减水剂、三乙醇胺早强剂或氯化铁防水剂,这些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使用膨胀水泥或掺用膨胀剂,这可以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形成体积膨胀,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其抗裂性和抗渗性。

2. 采用防水层或防水涂料:
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或内部覆盖一层防水层,如沥青防水层、聚氨酯防水层等,以防止水分渗透到混凝土结构内部。
涂覆防水涂料,如油漆等,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水措施,可以防止外部水分侵入混凝土结构。
3. 接缝止水和裂缝自修复: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接缝部分,需要采取特殊的止水措施,如使用止水带、止水条等,以确保接缝处不渗水。
裂缝自修复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水策略,它可以在混凝土出现微小裂缝时自动进行修复,从而保持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4. 精细的施工措施和后期维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防水要求。
对于可能出现的裂缝和渗漏问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设置后浇带、变形缝等,以减少混凝土因不均匀沉降、收缩及温差变形等导致的开裂问题。
定期进行混凝土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渗漏问题,也是保持混凝土防水性能的重要策略。
混凝土防水策略是一个多维度且综合的体系,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防水层或防水涂料的应用、接缝止水和裂缝自修复技术以及精细的施工措施和后期维护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