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塑性混凝土的振捣主要遵循一般的混凝土振捣原则和方法,同时可能需要根据其特定的材料特性进行适当调整。以下是低塑性混凝土振捣的关键要点:
1. 选择适当的振捣方法:
机械振捣:对于低塑性混凝土,机械振捣是常用的方法,它分为内振式和外振式。内振式是通过悬挂起振器在模板内部振动混凝土,而外振式则是将振动器直接放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振动。机械振捣的优点是振动力大、效率高,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
根据低塑性混凝土的特性,可能需要选择振动力更强、更均匀的内振式机械振捣,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密实。
2. 掌握正确的振捣技巧:

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振捣器应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时要快,拔出时要慢,以避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
振捣时间和深度:每次振捣的时间应控制在20-30秒左右,当混凝土没有气泡、开始泛浆时即可停止。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振捣间距:振捣插入前后间距一般为30-50cm,以防止漏振。
3. 注意振捣过程中的细节:
避免碰到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在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应避免与这些结构物接触,以免造成损坏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观察混凝土状态:在振捣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混凝土的状态,如发现异常(如离析、下沉等)应及时调整振捣参数。
4. 振捣后的检查与处理:
检查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振捣后,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不平。
密实度检查:可通过敲击混凝土表面听声音的方法,判断混凝土的密实度。如发现混凝土存在离析、空洞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低塑性混凝土的振捣需要选择适当的振捣方法,掌握正确的振捣技巧,并注意振捣过程中的细节以及振捣后的检查与处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低塑性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达到密实、均匀的质量要求。